“十四五”期間,國網規劃建設特高壓工程“24交14直”,涉及線路3萬余公里,變電換流容量3.4億千伏安,總投資3800億元。今年,國網計劃開工“10交3直”共13條特高壓線路。
今年特高壓項目核準提速,規劃的項目有望全部核準,未來四年特高壓建設規模空前。知情人士透露,“2022年,國網計劃開工‘10交3直’共13條特高壓線路”。
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加強網架建設,尤其是特高壓建設,可有效解決我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跨省跨區大范圍調配的難題。交直流特高壓輸電工程作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措施,將成為“十四五”電網重點投資方向。
需加強跨省跨區通道建設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雅礱江流域、松遼、冀北、黃河幾字彎、金沙江上游等九大陸上清潔能源基地和五大海上風電基地。以九大陸上清潔能源基地為代表,“十四五”期間,新能源重點開發地區包括新疆、云貴、藏東南、青海、甘肅、蒙西、東北等地區,距東部負荷中心長達1000-3000公里。
實現長距離能源外送,作為電力“快遞”的特高壓直流扮演著重要角色。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黃學農曾明確表示,在西部地區、北部地區,新能源資源富集地區,要科學規劃、布局一批以新能源為主的電源基地和電力輸送通道,實現新能源電力全局優化配置。
業內專家一致認為,隨著新能源大基地的不斷推進,存量特高壓直流線路逐漸打捆完畢,預計“十四五”期間特高壓直流線路將圍繞著大基地建設。
“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清潔能源資源稟賦突出,將長期作為我國特高壓的主要送端。”國網能源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寧表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要解決清潔能源的消納利用問題,特高壓既能夠支撐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還將發揮跨區調節互濟的作用,隨著新能源滲透率逐漸提高,采用更加靈活優化的運行方式,挖掘不同區域新能源出力及負荷需求的時序互補性,實現跨區域調峰和備用。
特高壓和跨省跨區輸電工程大規模啟動后,新能源消納問題有望得到緩解。以華中電網為例,±800千伏雅中-江西特高壓直流、陜武特高壓直流和1000千伏南昌-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去年集中投產,尤其是±800千伏雅中-江西特高壓直流工程投運后具備輸送460萬千瓦能力,有效緩解了度夏期間華中及江西電網供電緊張局面,同時緩解了四川電網豐水期棄水壓力。1000千伏長沙-南昌特高壓交流工程投運后改變了湖南、江西末端電網的格局,鄂湘贛三省形成“三角形”聯絡新格局。
中信建投研究認為,隨著國內網架日趨完善,變電站之間電氣距離逐漸縮短,最有效的鏈接方法是采用柔性直流技術進行區域電網背靠背互聯,提高電網電力交換及事故支援能力,并緩解交直流互相影響、縮小交流故障影響范圍。
啟動新一輪特高壓線路建設
知情人士透露,“國家今年將大規模啟動新一輪特高壓建設,并且建設規模空前。”
自從2006年我國探索特高壓示范工程開始,到目前已經歷三輪大發展。第一輪是2011年至2013年,規劃建設“三橫三縱”特高壓骨干網架和13項直流輸電工程,形成大規模“西電東送”“北電南送”格局;第二輪是2014至2016年,國家能源局提出加快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的建設,推進9條特高壓線路建設;第三輪是2018年至2020年,作為“新基建”投資托底經濟,特高壓迎來快速發展。
“十四五”期間,國網規劃建設特高壓工程“24交14直”,涉及線路3萬余公里,變電換流容量3.4億千伏安,總投資3800億元。今年,國網計劃開工“10交3直”。
從四川省電力公司獲悉,其正在規劃1000千伏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這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要輸電通道,將滿足川西水電外送需要,提高成渝雙城經濟圈供電保障能力,保障川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按照規劃,建設甘孜—天府南—成都東、天府南—重慶特高壓交流工程,其中四川新建甘孜、天府南、成都東特高壓變電站3座,重慶新建銅梁特高壓變電站,新增變電容量2400萬千伏安。”國網四川電力相關負責人透露,“爭取今年上半年完成核準,并開工建設。”
有效拉動上下游產業
在張寧看來,特高壓不僅能有效支撐清潔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同時還可提高東中部地區電力供應保障能力。此外,特高壓投資規模大、產業鏈長,建設特高壓項目能夠有效拉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增長。
據了解,特高壓產業鏈除了高壓電氣開關設備、新材料、換流閥、線纜、變壓設備、機械等相關產業,還可依托5G推動物聯網、芯片等高新技術發展。
中信建投分析師朱玥預測,“十四五”期間,特高壓直流工程加速推進,換流閥、高壓直流閥用晶閘管等相關企業的直流業務營收將突破2017年的高點。
“十二五”期間,國網和南網兩網年均電網投資額約4176億元,“十三五”期間,兩網年均電網投資額約5643億元。多位業內人士預計,“十四五”兩網年均電網投資額將超過6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