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變革與農村發展息息相關,是鄉村振興需要破解的重大課題。近日發布的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今年的“發力點”是“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推進農村光伏、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建設”。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加快推進鄉村電氣化建設,是構建農村新型用能體系、推進鄉村振興與數字鄉村建設的有效路徑。“電力將乘勢‘下鄉’,助力鄉村振興和節能降碳目標深度結合,推動鄉村再電氣化水平穩步提升。”
供需形勢悄然生變
從“鐵鋤頭”到“無人機”,從人工播種到機聲隆隆,“智能管家”走進田間地頭,農產品加工“機械上崗”,電力正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電聯今年1月發布的《2021-2022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國家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持續推進,鄉村用電條件持續改善,第一產業電氣化水平逐步提升,多重因素拉動第一產業用電量快速增長。2021年,第一產業用電量達到10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4%,兩年平均增長14.6%。
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安鎮只納村駐村第一書記兼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張云龍表示,農村地區的電力供需形勢已悄然生變。“電商產業、數字鄉村、現代物流等數商興農新型產業已在農村地區逐步發展壯大,不但大幅提升了農村用電量,同時對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專家指出,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農村地區將出現大量居民用電以外的用電負荷類型,包括一產、二產、三產用電。“另外,綠色發展將在鄉村地區催生大量新能源項目。未來,鄉村地區將涌現出更多市場主體。如何協調各市場主體協同發展,穩定安全用電的同時高效消納新能源,是鄉村地區需要重視的問題。”
分布式能源大有可為
電力如何助推鄉村振興和降碳目標融合發展?業內認為,鄉村振興要做好分布式能源這篇“新文章”。
分布式能源是相對于傳統集中供能系統而言的,其特點是因地制宜、就近利用、獨立運行,有助于降低能源長距離傳輸的損耗。同時,其可以采取能量梯級利用的方式,為農民采暖以及農業項目提供供熱、制冷等綜合能源服務。
中國能源研究會配售電研究中心副主任吳俊宏認為,我國農村土地廣闊,具有豐富的風、光等新能源資源,同時用電負荷分布分散,采用集中的電力輸配方式投資高、損耗大,難以滿足農村用能的多樣化需求。“分布式能源有利于充分挖掘農村地區的資源潛力,增強農村能源的自給能力。”
張云龍結合自身工作體會建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村屋頂光伏建設。“大力推廣太陽能路燈進村亮化工程,讓清潔能源點亮美麗鄉村夜晚。在有條件的村鎮積極推動以農光互補、漁光互補、林光互補模式建設光伏發電站,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性質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農業設施發電,讓產業和風景‘齊頭并進’。”
有待多方協力
上述專家同時指出,當前農村地區能源綜合利用效率低下,浪費嚴重;嚴重依賴傳統化石能源,能源消費支出高;缺乏先進實用的技術支撐,分布式能源發展受限;農村地區經濟水平普遍落后,自籌經費困難,過度依賴財政補貼和支持。“分布式能源落地農村地區仍需爬坡邁坎。”
吳俊宏表示認同,在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訴求下,農村地區的源、荷最終能否實現互動與高效利用,即能否就近隔墻售電、能否提供更積極高效的配電網保障,需要體制機制保障。
上述研究人士指出,分布式能源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首先,必須建設好配電網,尤其是農村電網。要緊密圍繞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新農村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戰略,制定農業農村領域的用能服務及營銷戰略。同時,要培養一批熱愛農業、農村和農民,并懂得用電和綜合用能的技術、管理人才,此外要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能源解決方案與創新商業模式。
“政府要充分引導企業、社會資本、村集體多方參與,建設高效利用新能源的小微電網,為用戶提供電、熱、冷、氣等綜合能源服務。加快推進以促進鄉村振興產業為目的的‘隔墻售電’、增量配電網、微電網等業態形式,全面助力鄉村振興與綠色低碳發展。”吳俊宏說。